mini/micro LED:创新即向下也向上

发布日期:2022-08-16 浏览次数:1602

进入2022年以来,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产品的市场增长,似乎有放缓的趋势。这与行业此前预测,新一代技术推动又一轮LED直显大屏的加速成长形成了反差。这种变化是否是长期的?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?


三大原因让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企业“暂时不如意”

“两成也好、三成也罢!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产品的增幅是不如预期,亦不如小间距LED刚开始普及的那几年动辄5成以上的增幅。但是,即便如此这依然是很高的增长率。”行业人士指出,部分人士觉得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产品增长不佳,是因为“预期过高”。此外,还有多个原因影响了2022年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产品的市场化过程:

第一,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目前依然“价格较高”。甚至,p0.7和p0.4级别的新规格产品是“没有最高、只有更高”的价格。这显著限制了这类产品的市场发展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P1.0以上级别,传统技术的小间距LED大屏价格呈现持续走低趋势。2022年在上游IC、LED晶体等部件供给紧张得到缓解和行业总需求处于一个小平台位、行业未来供给预测会显著增加的背景下,市场价格竞争更为激烈。而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目前在P1.0以上产品间距中,布局刚刚开始,并且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竞争优势。——期待中的独特市场没有快速起来,成熟市场又有成熟产品的竞争,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的发展还需要“再做突破”。


第二,   近年来,无论是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这类新的、代表行业尖端的产品,还是常规小间距LED显示产品都迎来了更多的竞争者。有三星、索尼这样的海外巨头,也有海信、创维、联想、康佳等家电和IT品牌加盟,更有LED显示大屏行业更多二三线品牌突破了“P1.0以上级别”产品技术瓶颈,带来的“圈内增量”——玩家多了,自然就有“僧多肉少”的问题。表现在市场上就是头部企业感觉到的增幅不及预期。

第三,   2022年以来,海内外市场都遭遇了新一轮的“需求波动”。包括新冠疫情的进一步影响,尤其是文旅、娱乐、购物需求等的市场变化。以及欧美在俄乌冲突下的市场情绪变化、全球通胀预期导致的消费趋势变化,特别是欧美火速退出新冠以来的QE政策和加息动作对全球消费需求的影响,都是不利于高价值性新技术产品,如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,加速推广的因素——当然,市场也有友好的一侧:例如,初级产品的价格,如能源、矿产和农产品上涨,对相应依赖这些资源出口的经济体是巨大利好,推动了包括中东等地区市场消费的升级。

“既有自身结构性因素、也有竞争性变量、更有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”,业内专家表示,这些因素都会改变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技术的“短期市场”发展格局,对2022年的相应产品增幅产生“影响”。


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是绝对大势的判断

但是,市场增幅低于预期,却并没有延缓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行业的上下游投入。因为行业依然认为,mini/micro LED技术上的优势,足以让其成为未来“小间距、微间距LED”显示的“唯一技术”。

一方面,在微间距LED显示中,micro LED是必须的技术。2022年,微间距显示体现出,P0.9加速普及,在调度指挥中心等应用场景日渐向统治型规格演进;同时,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将P0.7作为下一代标准规格推动,P0.7在技术难度和成本方面更具有折中性,能够为100+英寸显示提供基本的性能支持,被认为是接下来要首先普及的标准;同时,头部企业如三星、利亚德、雷曼等推动P0.4X成为下一代标准,进军100+英寸8K显示超高清市场发展。

对此,利亚德透露,其超微间距布局包括0.4mm、0.6mm、0.7mm、0.9mm等多个规格,满足不同显示清晰度和尺寸等级的场景需求。2022年以来,在良率提升和规模效益下,产品成本从多个工艺角度得到下降。例如,更高巨量转移可靠性下,产品后端的需修复率下降,直接带来制造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。同时,上游Micro LED芯片和IC的价格下调,亦导致相应产品成本下降。

另一方面,行业认为mini/micro LED技术未来会系统取代“P2.5到P1.0间距”之间的“全部”小间距LED显示的芯片需求。目前,业内企业已经在P2.0及其以下间距产品上推出mini/micro LED晶体规格的直接显示产品。

从技术角度看,晶体规格的缩小,固然带来“更小的像素尺寸的可能”,但是也极大的压低了最终产品的极限亮度性能。但是,在P2.5规格及其更小间距产品上,往往主要是室内应用,其对平均亮度和极限亮度的需求比室外屏幕低很多。加上LED发光效率的不断提升、COB等封装技术对出光利用率的提高等,使得小间距LED应用,日益适合mini/micro LED规格的产品。业内有预测,横纵尺寸都小于50微米的micro LED最终至少能满足P1.8及其以下间距尺寸的显示亮度需求。而mini LED则可能足以满足未来P2.0到P4.0规格的产品,室内应用的亮度需求。


更大的间距产品采用mini/micro LED技术有什么好处呢?国星光电指出,这意味着单位的硅晶和上游产线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制造出“更多数量的像素LED晶体”。例如,单片4寸晶圆可以生产约350K数量的0408(4mil*8mil)芯片,当芯片面积尺寸缩小至0204(2mil*4mil)时,同样的晶圆面积下大约可产出1400K数量的芯片,这使得单个芯片成本下降60%以上。因此,这推动了一批上游和中游企业推出了,采用mini/micro LED的适应于更大间距指标的灯珠器件。

目前,采用mini/micro LED技术的P1.0以上间距LED直显产品,与传统的小间距LED高端产品售价相当。但是,业内人士认为,长期看mini/micro LED技术在P1.0以上的一定区间间距指标内,会较传统的中高端小间距LED具有成本优势。

某种角度看,2022年以来mini/micro LED的市场增幅放缓别后,却是mini/micro LED应用范围的扩大:从P0.4到P2.0的深入拓展,让其未来市场统治者形象“跃然而现”。


多种技术探索齐头并进的新时代

应用mini/micro LED规格的LED直显产品最大技术难度在哪里?答案是巨量转移。2021年到2022年,行业在mini/micro LED直显的巨量转移技术上,有了近一个数量级的缺陷率下降。但是,对于P0.4 8K显示而言,这样的效率还不够。


但是,行业也在用一些其它的办法实现产品市场的突破:例如,最早国星光电提出并实践的多合一灯珠技术就受到广泛欢迎;再例如,布局MIP(Micro LED in Package)技术成为2022年行业上中游企业的共识。同时,在成品方案上,行业也在尝试包括AM 玻璃TFT基板、依托彩色滤光片或者转化膜的彩色化方案等技术,降低最终产品对前端巨量转移工艺的依赖。

某种角度看,mini/micro LED直接显示技术的魅力就在于“巨大的应用范围和潜力下,产品技术远没有定型”。这让更多的厂商和企业看到了机遇。行业认为,mini/micro LED直显的成长还处于绝对的市场早期。2022年增幅的下降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——何况即便现有增幅依然是高增长,且绝对增量依然在峰值之上——行业企业有信心,在技术革新的主旋律下,“掌握mini/micro LED”就能掌握未来命运。


(文章来源:Pjtime  投影时代)